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与实践周“内生性问题及其解决”短期课程成功举办

    【 发布日期:2025-07-11 】

    为深化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的理解,提升实证研究中因果识别与内生性处理的实践能力,2025年7月1日至8日,3044AM永利集团开展了“内生性问题及其解决”短期课程。本次活动邀请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陈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建果助理教授主讲,为同学们搭建起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桥梁。

    专题一: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和内生性基础理论

    本专题由陈昊教授主讲。陈老师以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对比传统与现代理论观点的差异,揭示了现代计量经济学“从数据出发,向因果靠近”的核心逻辑。重点讲解内生性基础理论时,他通过拆解经典模型中的误差项构成,分析内生性如何导致估计偏误,并结合“消费与收入关系模型中遗漏的财富变量干扰”案例,直观展现了内生性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帮助同学们建立对计量模型核心问题的认知框架。

    陈昊教授授课

    专题二:因果识别框架和内生性处理的基本理念

    本专题由陈昊教授主讲。陈老师通过“警察数量与犯罪率”案例,点明“相关≠因果”的核心命题,引出因果识别的重要性。他系统阐述了因果识别框架的三大要素——研究设计的严谨性、变量测量的准确性、干扰因素的可控性,并结合“教育回报率研究中能力遗漏变量问题”,讲解内生性处理需遵循“问题适配”原则,即根据内生性来源(遗漏变量、双向因果、测量误差)选择针对性方法,而非机械套用公式,引导同学们形成“问题导向”的实证思维。

    专题三:因果识别方法:群聚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本专题由王建果助理教授主讲。王老师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等现实群聚现象切入,介绍了群聚分析的理论基础——如何通过组内相关性度量、群体特征提取识别因果关系。她结合自身研究“城市群产业协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演示了在计量分析中如何划分群组、控制组内异质性,以及如何通过群聚分析规避个体层面数据的局限性,让同学们理解该方法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实用价值。

    王建果助理教授授课

    专题四:因果识别技术和常见问题分析

    本专题由陈昊教授主讲。陈老师聚焦实证研究中高频出现的技术难题,如样本选择偏差、模型设定错误等,通过对比“政策效果评估中是否控制地区固定效应”的不同结果,讲解如何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结论可靠性。他还介绍了匹配法、断点回归等因果识别技术与群聚分析的结合应用,并现场解答了同学们在数据处理中遇到的“组内样本量不均衡如何调整”等问题,强化了同学们对方法适用性的判断能力。

    本次短期课程以“理论筑基—方法实操—问题解惑”为逻辑主线,四个专题层层递进,既深化了同学们对计量经济学核心理论的理解,又提升了其运用因果识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中的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帮助大家有效缩短了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的距离,进一步激发了学术探索的热情。

    撰稿:陈一鸣 易彦

    一审:王峰 易彦

    终审:李瑞琴

    版权所有 304am永利集团(中国区)官方网站-首页|NO1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