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助力3044AM永利集团学子洞察时代前沿趋势,2025年10月19日,3044AM永利集团在线上成功举办第二期“行远・自迩”校友职咖圆桌论坛。本期论坛聚焦能源流通、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大健康三大核心领域,特别邀请三位优秀国际商务硕士校友——2013级王泽宁校友(现任职于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2015级王金斌校友(现任职于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22级刘芷伊校友(现任职于泰康口腔集团有限公司),分享职场经历与成长心得。学院党委书记徐淼、研究生导师蒙双、研究生辅导员金旻及三十余名同学共同参与活动,2025级国际商务硕士曾致纯担任主持人。
圆桌论坛线上现场
学院党委书记徐淼在致辞中,首先向三位拨冗出席的校友致以诚挚感谢与热烈欢迎。她指出,三位校友已在能源流通、全球基建、大健康等国家战略前沿领域成长为中坚力量,生动诠释了国贸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带着行业洞见重返母校,为学弟学妹分享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心系母校、回馈学院的深厚情怀。徐书记强调,当前全球经贸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构建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校友职咖圆桌论坛”等品牌活动,学院致力于搭建开放高效的交流平台,推动校友资源与在校生求知需求深度融合。她提到,学院近年来持续推进访企拓岗、职业规划季、一对一就业指导等七大举措,全力构建全链条、全流程就业服务体系,为学子成长保驾护航。本次论坛旨在通过业界精英的实践经验,拓展学生职业视野,助力学子明确发展方向,期待这场思想碰撞能为同学们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导师代表蒙双老师表示,执教七年来,她见证了国贸学子的卓越成长。尤其在当前全球经贸环境变革的背景下,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劲,职业发展路径持续向上。她特别强调,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资源。校友们在各行业取得的成就,不仅为母校赢得荣誉,更为在校生树立了优秀榜样。蒙老师提到,随着职业发展深入,院校差异会逐渐淡化,而母校情结与校友网络带来的支持将愈发重要,这种情感联结与资源赋能,将成为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最后,她感谢三位校友出席分享,期待通过此类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友与学院的联系。
任职于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的王泽宁校友,结合自身交易员职业经验,分享了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成长路径。他提出,职业成长需聚焦核心方向并保持深度投入,避免因方向分散影响专业积累。优秀的交易员需具备独立判断市场的自信,即便出现误判,也要通过复盘反思实现自我修正与提升。同时,持续学习与定期复盘是维持专业竞争力的基础。在职业路径方面,王泽宁指出交易员主要有两条发展通道:一是转向管理岗位,从单一产品交易逐步晋升至团队、部门乃至公司管理层;二是深耕专业路线,具备成熟交易能力后,可转向激励机制更灵活的外企或私企。他补充道,除个人能力与战略规划外,职业发展也需要敏锐把握机遇,在合适时机主动争取,往往能实现职业跃升。
王泽宁校友的精彩分享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王金斌校友,以“全球基建新边界与国贸人的机遇”为主题,分享了从国际贸易跨界国际基建投资的职业历程。他指出,国贸专业学子不应自我设限。结合自身海外工作经历,王金斌展示了国贸人在跨境投资分析、国际合同管理、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及这些优势在国际基建领域的独特价值。针对职业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夯实跨境投资、国际商法等专业基础,这是参与全球业务的核心支撑;二是主动关注国家战略导向行业,打破专业壁垒,打造复合能力;三是保持敢闯敢试的心态,不惧海外挑战,在跨领域、跨地域实践中实现能力进阶。最后,他寄语学弟学妹:“国贸人的舞台不止于贸易领域,将专业优势与不同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就能在全球基建等新兴领域找到职业突破点。”
王金斌校友的精彩分享
泰康口腔集团有限公司的刘芷伊校友,结合医疗健康领域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了客户管理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与成长路径。她详细阐述了客户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一方面通过经营数据分析洞察客户需求,为产品研发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负责卡券系统、积分平台等数字化工具的运营优化,同时承担产品售后的客户服务与关怀工作。在能力要求上,刘芷伊强调需具备基础数据分析能力,掌握SQL等分析工具;同时要培养跨学科思维,既能理解一线业务需求,又能知晓技术实现逻辑,成为前后端沟通的桥梁。她特别提到,在校学习的PEST、SWOT等分析模型及Stata等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鼓励学弟学妹夯实专业基础。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她建议大家培养跨学科思维,既懂业务又懂技术,通过构建复合能力打造个人竞争优势。
刘芷伊校友的精彩分享
在互动交流环节,主持人围绕前期向同学们提前征集的职业方向选择、专业知识转化、核心能力培养三大核心问题,与三位校友展开深入讨论。关于职业规划,校友们建议通过实习实践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结合自身优势做出选择。他们强调,既要做好长远规划,也要保持灵活性,以坚定目标引领计划,以灵活调整应对变化。针对学用结合问题,校友们指出,在校期间的重点是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为工作提供方法论支撑,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具体场景形成个人能力体系。在能力培养方面,校友们建议根据职业方向针对性提升核心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外语水平、跨文化沟通能力被视为重要基础能力,同时要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推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深度结合。
在自由提问环节,彭琪彪同学就行业实习机会提出疑问。王金斌校友结合所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点进行分享回答。他表示在其所处的国际基建领域,企业对实习经历要求相对宽松。他透露,中国港湾及中交集团等企业主要通过系统化培养机制助力新人成长,而非依赖前置实习筛选人才。新员工将在市场、投资、商务、财务等多个岗位轮岗学习,最终根据个人特点确定发展方向。关于实习机会,王金斌坦言该领域常规实习渠道有限,企业更注重通过校园招聘直接选拔人才。他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关注相关官方渠道,把握每年校招机会。
在热烈的云端掌声中,本次第二期“行远·自迩”校友圆桌论坛顺利落下帷幕。在论坛尾声,主持人向三位校友致以诚挚感谢,感谢他们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心得。同时,也对积极参与的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在闭幕环节,金旻老师代表学院为大家送上美好祝愿:愿各位校友事业蒸腾,在各自领域继续绽放光彩;愿各位同学前程似锦,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下期再会”的约定,不仅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更开启了校友与学院持续互动的新篇章。
本次校友圆桌论坛是学院深入响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校友与在校生深度对话的平台,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行业视野,助力其明确发展方向。未来,学院将持续邀请更多领域的校友返校交流,陪伴国贸学子在变革的时代中找准定位、锤炼能力,走稳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
部分参会学生感悟:
非常荣幸参加本次“行远·自迩”校友圆桌论坛,聆听三位优秀校友在能源、基建与大健康领域的职业历程。学长学姐们以亲身经历向我们生动展现了国贸人的多元可能——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能凭借专业积淀与开阔视野发光发热,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脉搏。通过这次分享我认识到,未来的职业选择应立足自身兴趣与能力,做好充足的职业规划,同时勇敢拥抱时代机遇,不设边界、敢于尝试,方能在广阔天地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征途。
——2025级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 马澜菁
非常感谢学长学姐们的从业经验分享,也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平台。通过这次圆桌论坛,我了解到国贸人在不同领域的就业可能性,有效缓解了我对于人工智能和经济波动对就业市场的复合影响所产生的就业焦虑。同时,学长学姐们介绍了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招聘要求,拓宽我的求职思路,激励我对未来职业路径进行更加清晰的规划。我将赓续中财国贸人的精神,始终保持学科自信,刻苦努力,全面发展,以成长的姿态走向社会。
——2025级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 冯铃茜
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分享为我们铺展了三幅风格迥异的职业发展蓝图,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就业方向的认知,也让我感受到职场之路没有标准答案,需结合自身的兴趣及特长所在综合考量,每一步探索都藏着成长的契机。这份启迪如明灯,激励着无数国贸学子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发掘自身未来无限可能。
——2022级贸易经济本科生刘梦媛
非常荣幸参与到此次校友圆桌论坛,三位学长学姐的洞见分享令我受益匪浅。通过交流,我深刻体会到:国际贸易绝非局限于单一航道的学科,学长学姐们从能源、基建和大健康领域的角度出发,拓宽了我们职业想象的疆界,让我认识到职业发展实为一场持续的自我重塑与价值发现之旅。面对多元选择,需怀揣“百川归海终有其道”的沉静,在纷繁万象中锚定心之所向,于时代潮涌中辨识机遇,在扎根专业厚土的同时,让跨界融合的光芒照亮前程。
——2023级国际商务本科生 彭琪彪
撰稿:曾致纯、金旻
一审:金旻
终审: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