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30日,由3044AM永利集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3044AM永利集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2025年7月)(总第23期)”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3044AM永利集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的特邀嘉宾以及校内外师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期论坛。
论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论坛联合创始人致辞,深入解读本期论坛的主题选择与重点方向;第二阶段为主题报告,对2025年6月中国外贸大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第三阶段为专题报告,本期论坛聚焦于“变局·重塑·抉择:全球贸易新态势”专题,两场主旨报告围绕其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3044AM永利集团党委副书记 、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主任杨武副教授主持。
创始人致辞
论坛的开场环节,论坛联合创始人张晓涛院长首先向参会的师生及合作伙伴表示感谢。他指出,近期全球关税体系正经历结构性变化。美国陆续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根本性挑战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标志着以WTO规则为主导的多边框架受到冲击,动摇了大国协商机制。张院长表示,本次论坛旨在紧密跟踪复杂多变的经贸形势,基于实时跟踪和研判的发现为企业、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决策参考。
主题报告阶段
庄天宇(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发布了题为《2025年6月中国外贸大数据分析简报:趋势、结构以及预警预测》的研究报告:

报告基于全球贸易数据,对中国外贸的国际环境、自身趋势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前5个月全球货物贸易规模估计值为10.3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因关税前抢进口,进口激增15.1%,但涨幅持续收窄、预计未来需求进一步减弱,其余经济体进口规模多数保持增长,欧盟增长5.5%,日本增长2.9%,新兴市场如马来西亚(13.8%)、越南(11.9%)和泰国(11.7%)进口增长强劲。非美国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欧盟、日本、巴西、东盟等多数经济体自中国进口规模和占比均上升,我国市场份额在非美市场持续扩大。
专题报告阶段
童友俊(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做了题为《全球贸易格局变迁》的专题报告:

童友俊董事长在报告中指出,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深刻变迁,呈现多维度演变态势。驱动力量上,从欧美主导转向中国与亚洲崛起。中国从“世界工厂”进阶为“供给+消费双中心”,连续8年货物贸易全球第一、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与日韩东盟等构建亚洲贸易网络,重塑全球贸易格局。驱动方式迭代,从“简单贸易”转向“产业连接”,“传统资源、经济实力、供给需求因素”让位于“技术、人工智能、政策与地缘政治因素”。贸易形态上,呈现碎片化、集团化与区域化,WTO架构边缘化,各国更加依赖关税壁垒、技术管制等单边措施,供应链“近岸化”“友岸化”显著,区域贸易协定激增,利益导向的“小圈子”正重塑全球贸易逻辑。区域分化加剧,海湾国家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转型突破,有望崛起为新的经济中心;而非洲却因依赖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总量较小、产业基础薄弱、政治局势动荡,发展陷入困境。全球贸易正加速进入新的调整周期。
杨 武(3044AM永利集团副教授)进行评论:
杨武副教授认为童董事长的报告紧扣时代脉搏,以核心驱动力、驱动方式、贸易形态、区域发展四维框架清晰呈现了“全球贸易由单极向美欧与中国双极演进”的发展格局,指明技术取代资本并叠加地缘影响成为关键要素。同时,报告指出的产品由初级向高附加值跃迁,及贸易碎片化、集团化、区域化使贸易模式更高效灵活。此外,报告从区域重构视角剖析海合会转型与非洲困境,揭示供应链与新技术的重要性。总体上,报告为企业与学界提供了前瞻、务实、系统的分析框架,深刻揭示结构性变革的动力与方向,助力各方把握复杂环境、制定未来策略。
张晓涛(3044AM永利集团院长、教授)做了题为《经贸规则重塑下企业的决策:出口多元化、内销还是海外投资?》的专题报告:

张晓涛院长从国际经济形势和企业选择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出口企业的应对策略。2025年以来,特朗普2.0关税政策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日益显现,美国通过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已与日本、欧盟等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美国优先”冲击“全球主义”。对等关税等附加关税对中国出口企业冲击呈现结构性、差异性特点:美国市场份额下降,新兴市场份额上升;不同类别产品受到影响存在差异;大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为大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受到影响存在差异。出口企业面对挑战时有三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出口市场多元化,重视东盟、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以及不发达国家的市场的开拓与深耕,中国企业不仅需要提升产品质量,还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二是出口转内销,面对国内市场内卷,企业要突破运营模式调整、渠道与团队重建及避免知识产权风险等多重障碍;三是海外投资,企业要想实现产能本地化,要在运营交付能力、组织架构与团队管理、成本管控等方面达到更高要求,否则容易陷入成本攀升、本地化合规不足、产业集群依赖等新风险。最后,张院长认为,当前全球经贸规则格局正从二战后的“秩序法则”转向单边主义的“实力法则”。中国企业需理性评估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关注经贸格局和经贸规则变化,三思而后行,需要在市场布局、运营模式与国际化战略上进行系统性、整体考量调整,以应对这场“历史性”“趋势性”的经贸规则与经贸格局变革。
杨凤杰(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分析师)进行评论:
杨分析师指出,在全球经贸规则重塑背景下,地缘政治驱动、规则碎片化加速、安全韧性优先等非理性特征主导全球贸易格局,成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也倒逼中国企业重塑全球化竞争逻辑。从化解路径上看,转“内销”,企业往往面临产品标准不适配、品牌认知度不足、内卷式竞争加剧等问题;转“海外投资”,需制定中长期规划,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转型;相较而言,扩展多元化市场或许成为最优解。但是从长远来看,提升产品质量、实现自主创新才是企业破解困局的核心抓手,唯有在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科技含量、做优做强品牌、契合绿色环保要求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获得定价自主权,进而在技术、品牌渠道、金融资源等领域形成掌控力,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推动企业价值持续提升。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成立背景
作为3044AM永利集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闻资讯”)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于2023年9月创立。论坛坚持将3044am永利集团开放型经济学科、人才优势与中央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瀚闻资讯拥有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以及作为创新型、高影响力的独立国际贸易研究智库优势,将社会力量与学术力量相结合,将扎根中国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将创新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举办全球贸易形势研讨会,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宗旨
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行监测与动态追踪研究,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各种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发布贸易分析与预测报告,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主张和政策建议,为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
主办
3044AM永利集团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3044AM永利集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
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
协办
国际商务系教工党支部(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论坛自成立以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取得了非常好社会反响,获得了主流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链接:http:/kyzksp/zkjs.htm),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自2025年起,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将采取开放合作模式,愿意与其他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联合举办月度论坛或者专题论坛。若您对此感兴趣,欢迎与张晓涛院长联系,共同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编辑:金馨、文杨、赵迪
一审:杨武
终审:张晓涛